【学术活动】医疗大数据与卫生技术评估论坛成功举办
2018年4月14日,医疗大数据与卫生技术评估论坛在文津国际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医疗大数据中心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的战略合作伙伴——Analysis Group,作为协办单位为本次论坛提供了大力支持。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系主任林希虹教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熊先军书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王永雄教授,北京大学刘国恩教授,清华大学邓柯副教授,Analysis Group吴琼博士,复旦大学陈英耀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亚东教授课题组刘博副教授,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应用官肖辉先生,英国谢菲尔德大学Praveen Thokala教授,清华大学张学工教授,Analysis Group韩思蒙博士,杜兰大学施李正教授,天津大学吴晶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部肖革新副主任等医疗领域学界和业界人士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邓柯副教授作为主办方负责人介绍到场嘉宾,并向本次论坛的组织方和出席嘉宾致谢。
随着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系主任林希虹教授的开幕致辞,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林教授列举了数据科学鼎盛时代,医疗领域的几大方向,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电子病历数据等,充满挑战和机遇,希望我们能迎难而上,共同将人类医疗向前迈一大步。
作为本次论坛正式报告的首位出场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熊先军书记,根据30年的从业经验,从卫生经济学(PE)是什么切入,论述了卫生经济学在政府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王永雄教授对电子病历中的精准医学的研究谈了几点自己的思考。从电子病历中抓取的临床数据和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基因数据有机结合,是未来精准医疗的突破点,国内目前亟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人群基因库。
北京大学刘国恩教授从中国2010年之后经济增长缓慢的现象说起,分享了不同学者对经济形势的看法,进而从经济学角度肯定了医疗在未来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清华大学邓柯副教授则从医学自然语言处理的统计学方法为切入点,介绍了具体的无监督的文本分析方法在电子病历中的成功应用,带大家领略到统计模型在处理医疗电子病历中的重要潜力。
业界专家Analysis Group的吴琼博士,介绍了在卫生技术评估中识别最优人群的重要性和具体实现方式,寻找满足最少标准的最大目标人群,对临床试验、决策制定、医疗服务都是非常重要的。
复旦大学陈英耀教授从中国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展开设想,从卫生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引导案例出发,阐述了卫生技术评估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有效性评价、伦理评价、评估和评审等,最后提出希望未来厘清各方利益关系,通过需求倒逼HTA发展的展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杉教授作为论坛下午的第一位演讲嘉宾,从实际应用出发,阐明了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如达芬奇机器人、智慧人工器官、智慧医政等,并从数据共享和如何有效提取数据方面介绍中国了医疗数据带来的特殊性和挑战性。
随后,清华大学的张学工教授对中国医疗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补充,根据自身的切实体会阐述了中国医疗不够精准和医疗不够普惠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改革医疗数据管理制度,从建立健全“个人大数据”和“全民大数据”方面入手,解决医疗大数据共享的法律困境。
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应用官肖辉先生,首先介绍中电数据的发展现状,主题是大数据、大健康、大发展,围绕惠民、惠企、惠政这一总体规划,数据安全这一核心,希望能通筹建国家公司、地方分公司以及与国外公司合作,促进产业的发展。
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Praveen Thokala教授则分享了英国的健康技术评估的制度和方法,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亚东教授课题组的刘博副教授陈述了目前我国基因组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大规模基因组快速比对的技术挑战,并介绍了在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
最后的演讲者是来自Analysis Group的韩思蒙博士,韩博士介绍了医疗大数据在真实世界的应用场景,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医疗大数据、统计学方法和计算平台的支持是证据产生的重要手段。
媒体报道: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420/16161350_0.shtml
(来源:凤凰网)